评测:《恶魔城:被夺走的刻印》(Order of Ecclesia)
终于来到了任天堂DS平台《恶魔城》系列的最终作——《被夺走的刻印》。这款游戏最引人注目的地方,是它启用了自《恶魔城传说》以来首位女性主角(值得一提的是,《恶魔城传说》后来被制作人从正史时间线中剔除了)。
故事的时间点设定在《月下夜想曲》之后、《月之轮回》之前。和《月之轮回》类似,本作的故事也发生在贝尔蒙特家族缺席的年代,主角则是一个名为“秩序之圣战”的吸血鬼猎人组织。组织的领导者巴洛精通纹章术,能够打造出拥有强大魔力的纹章来对抗邪恶。他坚信自己创造出的“多米纳斯”纹章,拥有彻底击败德古拉的力量。
巴洛选中了组织中最优秀的学员之一,年轻而强大的女战士夏诺雅,来驾驭这些纹章。然而,另一位学员阿尔巴斯却突然出现,夺走了纹章,破坏了仪式,看似是出于嫉妒。事件平息后,夏诺雅发现自己失去了记忆。巴洛声称阿尔巴斯使用了某种强大的法术窃取了她的记忆,并命令夏诺雅去追捕阿尔巴斯,夺回“多米纳斯”。
在追寻阿尔巴斯的途中,夏诺雅逐渐发现了一些惊人的真相,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一场阴谋诡计中的一颗棋子。最终,她选择承担起自己的使命,试图终结德古拉的恐怖统治。
本作最大的特色在于“纹章系统”。击败敌人后,偶尔会掉落纹章。夏诺雅可以吸收这些纹章,并将其组合成各种强大的武器和技能,带来丰富的战斗体验。收集不同的纹章,尝试各种组合,发现新的力量,乐趣无穷。
游戏地图的设计初期比较线性,随着流程的推进,新区域会逐步解锁,并可以在地图上自由传送。随着新纹章的获得和新能力的解锁,玩家可以回到之前的区域,探索原本无法到达的地点,这种设计思路与系列之前的作品一脉相承。
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,夏诺雅会解救一些被囚禁的NPC。被解救的村民会回到城镇,开设商店并提供各种服务。城镇是连接各个区域的枢纽。务必仔细探索每个区域,解救所有的村民,这会影响到游戏的结局。
与系列其他作品一样,通关后会解锁一些额外的游戏模式,例如难度更高的困难模式,可以合作游玩的Boss Rush模式,以及可以操作阿尔巴斯的Albus模式。此外,游戏还支持玩家通过Wi-Fi进行道具交换。《被夺走的刻印》还可以与Wii平台上的《恶魔城 审判》联动,解锁一些额外的游戏内容。
总的来说,这款游戏为掌机平台上的《恶魔城》系列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。它既保留了系列经典的元素,又在一些方面做出了创新。但即便如此,依然难以摆脱“似曾相识”的感觉。对于我个人而言,这个系列的公式化设计已经开始让我感到有些疲惫了。
时间线:
1094: Castlevania: Lament of Innocence – Leon Belmont vs Walter & Death (恶魔城:无罪的叹息 – 莱昂·贝尔蒙特 vs 沃尔特 & 死神)
1476: Castlevania III — Trevor Belmont, Sypha Belnades, Grant, and Alucard vs. Dracula.(恶魔城3 – 特雷弗·贝尔蒙特、赛法·贝尔纳德斯、格兰特和阿鲁卡多 vs 德古拉。)
1479: Castlevania: Curse of Darkness – Hector vs. Dracula(恶魔城:暗黑诅咒 – 赫克托 vs 德古拉)
1576: Castlevania Adventure – Christopher Belmont vs. Dracula(恶魔城冒险 – 克里斯托弗·贝尔蒙特 vs 德古拉)
1591: Castlevania Adventure II – Christopher Belmont vs. Dracula(恶魔城冒险2 – 克里斯托弗·贝尔蒙特 vs 德古拉)
1691: Castlevania, Super Castlevania, Chronicles – Simon Belmont vs. Dracula(恶魔城、超级恶魔城、编年史 – 西蒙·贝尔蒙特 vs 德古拉)
1698: Castlevania II – Simon Belmont vs. Dracula(恶魔城2 – 西蒙·贝尔蒙特 vs 德古拉)
1748: Castlevania – Harmony of Dissonance – Juste Belmont vs Dracula(恶魔城 – 苍月协奏曲 – 尤斯特·贝尔蒙特 vs 德古拉)
1792: Castlevania: Rondo of Blood — Richter Belmont and Maria Renard vs. Dracula(恶魔城:血之轮回 – 里希特·贝尔蒙特和玛丽亚·雷纳德 vs 德古拉)
1797: Castlevania: Symphony of the Night – Alucard vs. Dracula(恶魔城:月下夜想曲 – 阿鲁卡多 vs 德古拉)
181X: Castlevania: Order of Ecclesia – Shanoa vs Barlowe and Dracula(恶魔城:被夺走的刻印 – 夏诺雅 vs 巴洛和德古拉)
1830: Castlevania: Circle of the Moon – Nathan Graves vs Dracula(恶魔城:月之轮回 – 内森·格雷夫斯 vs 德古拉)
1844/1852: Castlevania: Legacy of Darkness – Cornell, Henry, Reinhardt, & Carrie vs. Dracula(恶魔城:漆黑的遗产 – 科内尔、亨利、莱因哈特 & 凯莉 vs 德古拉) 1897: Dracula the novel(小说《德古拉》)
1917: Castlevania Bloodlines – John Morris and Eric Lacarde vs. Dracula(恶魔城:血族 – 约翰·莫里斯和埃里克·勒卡德 vs 德古拉)
1944: Castlevania: Portrait of Ruin – Jonathan Morris vs Brauner & Dracula(恶魔城:迷宫的画廊 – 乔纳森·莫里斯 vs 布劳内 & 德古拉)
2035: Castlevania: Aria of Sorrow – Soma Cruz vs. Castlevania(恶魔城:晓月圆舞曲 – 苍真 vs 恶魔城)
2036: Castlevania: Dawn of Sorrow – Soma Cruz vs. Dark Lord Candidates & Menace(恶魔城:苍月的十字架 – 苍真 vs 黑暗领主候选人 & 梅纳斯)
评测版本: DS
难度:非常困难 – 似乎Konami有意提高了本作的难度,它绝对是自《月之轮回》以来,类恶魔城游戏中难度最高的一作,也是DS平台恶魔城游戏中难度最高的一作。游戏的整体挑战性显著提升,特别是Boss战,需要玩家多次尝试并熟记敌人的攻击模式才能成功击败。
多人游戏: 有。支持本地合作和道具交换。
剧情: 故事再次巧妙地解释了贝尔蒙特家族的缺席,并对《月之轮回》中出现的各种吸血鬼猎人组织做了补充说明。本作的剧情非常精彩,是继《月下夜想曲》之后系列最佳剧情之一。
原创性: Konami似乎致力于避免系列陷入模式化。启用女性主角,并对战斗系统进行彻底革新,都体现了这种努力。纹章系统允许玩家使用两个独立的攻击键,纹章组合的多样性也令人印象深刻。这些创新之处令人眼前一亮。但不得不承认,类恶魔城游戏玩多了,难免会产生雷同感。
音轨: 音质非常出色,立体声效果也运用得恰到好处。但作曲方面缺乏亮点,虽然依然有浓厚的《恶魔城》风格(我的妻子听了之后立刻就认出是《恶魔城》的音乐),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。
乐趣: 撇开高难度带来的挫败感,我还是非常享受这款游戏的。游戏流程很长,不知不觉就会沉浸其中。引人入胜的剧情也驱动着玩家不断探索,想要了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。
画面: 每次我都以为画面已经达到了极限,但 Konami 总能给我带来惊喜。《被夺走的刻印》拥有系列最佳的2D画面,在我看来甚至超越了《月下夜想曲》。
操控: 起初,双攻击键的设计让我觉得有些不习惯,但很快就适应了。不过,按键的布局总感觉有些不太合理。幸运的是,游戏允许玩家自定义按键设置。 另外,我几乎没有用到触摸屏功能,这似乎有些浪费。
可下载内容: 无
成人内容: 血腥暴力
价值: 游戏售价大约在30美元左右,对于一款质量上乘的游戏来说,这个价格还算合理。
总体评分(1-100):90 – 一款非常出色的游戏,如果你想了解经典《恶魔城》系列的结局,那么这款游戏绝对不容错过。精美的画面和引人入胜的剧情,都让它成为一款值得体验的作品。
原始平台: 任天堂 DS
现在可在以下平台游玩: 任天堂 Switch、PS5、PC、Xbox Series S/X – (截至 2024 年夏季更新)
最佳体验平台: PS5、Xbox X/S – (截至 2024 年夏季更新)
本系列其他评测:
CV – CV II – CV III – CVA – CVA II – Super CV – Dracula X – Bloodlines–_ SotN – CV64 – CotM – Chronicles – HoD – AoS – LoI – DoS – CoD – PoR – OoE – CVA Rebirth – Judgment